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学院党委安排,12月17日,曾任西藏阿里军分区波林边防连电台台长、代理排长,现为学院2019级电子商务专业扩招学生的王阳同学走进第八期青马工程结业典礼,为全院师生作了题为《从百年重大成就看中国共产党的接续奋斗》为题的宣讲,以朴实的语言、生动的形式、真实的事例,推动全会精神走近师生身边、走进师生心里,充分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本次宣讲采用“现场授课+线上直播”形式同步进行,团委书记康毕华、各二级学院团总支书记、团委老师及第八期青马工程学员代表等50人现场参会,另有2000余名师生以收看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抖音线上直播方式参加学习。
王阳同学首先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主要内容,着重就一个根本“问题”、两个“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四个伟大成就”、党百年奋斗的五个历史意义、十个“坚持”等内容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了详细解读。
讲座中,王阳同学重点提到沂蒙精神,沂蒙山区战争年代流传的那首歌曲“最后的一口粮,做的是军粮;最后的一块布,做的是军装;最后的一个儿子,送到队伍上”,为什么沂蒙人民那样支持共产党?回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沂蒙地区,军阀混战,匪患横行,有名有号的匪伙多达50余股,无名者更是不计其数,几乎每一个村庄都遭受过土匪的祸害。官府贪腐无度,横征暴敛,完全不顾人民死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大力开展减租减息和生产运动,让最困苦的农民也能够吃上饭了,让农民直接用豆子作选票选举选出自己认可的干部,举办小学、冬学、夜校、识字班,让穷人和他们的孩子免费读书,吃上饭、当了家、识了字,这些过去做梦也不敢想的事,变成了活生生的事实。这才有了无数的红嫂、无数的小推车、永恒的沂蒙精神。中国共产党用历史证明:为人民服务得好,事业就不断胜利;脱离了人民,事业就会遭受挫折。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犹如一根红线,贯穿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部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2020年年底完成了脱贫攻坚历史任务,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履行了自己的庄严承诺,让人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身为英雄团长祁发宝部队的一员,王阳通过讲述团长祁发宝的英雄事迹,向师生们解释了为什么说中国人民军队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因为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随后,王阳同学讲述了自己入伍后一直坚守在海拔4620米的波林边防连达16年,是阿里边防一线哨所守防时间最长的士兵。他说“忠于祖国、热爱边防,励精图治、艰苦创业,扎根高原、建功边疆,顽强拼搏、牺牲奉献”这些精神的总和,是戍边士兵在守卫祖国边疆的艰苦斗争中形成的,体现了广大边防官兵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博大情怀和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坚强意志。
讲座后青马学员侯桠枝谈到:听了今天这场报告,我备受鼓舞,备感振奋!回到班级后要向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积极宣传全会精神,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不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练就过硬本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力量。
商业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张金阳分享学习感受:整场宣讲会既鲜活生动又有理论高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此次宣讲会受益匪浅,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将自己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辽服各项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青年有担当,民族有希望。王阳同学的戍边事迹,让辽服师生们看到了,千千万万的戍边战士传承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基因,燃烧着爱国主义的热血,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师生学习的榜样。作为新时代的辽服青年,更应该以实际行动来致敬英雄、学习英雄精神、践行英雄使命,用崇高的责任感支撑好未来建设更强大祖国的每一步。同时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对全会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辽服师生更加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脚踏实地、强化修养、提升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